天然栀子黄色素 栀子黄 天然黄色
主要用途 | 着色剂 天然色素 |
---|---|
执行标准 | 国标 |
CAS | 有 |
型号 | E60 |
包装规格 | 1公斤/袋25公斤/桶 |
来源 | 天然着色剂 |
主要着色成分 | 其他 |
有效物质含量 | 99% |
含量 | 60% |
色素含量 | 60% |
栀子黄色素 默认 E60
中文名称:栀子黄 中文别名:α-藏花素 英文名称:Gardenia Yellow 英文别名:CCRIS 7705 CAS号:94238-00-3 分子式:C44H64O24 分子量:976.9656
性状:黄色粉末,
溶解性:栀子黄色素易溶于水、乙醇等极性溶剂,难溶于苯、汽油等非极性溶剂。由于栀子黄色素中的藏花酸为酸性成分,色素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较大。栀子黄色素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类的藏花素(Croc in)和藏花酸(Crocet in),还含有环烯醚萜苷类的栀子苷以及黄酮、绿原酸。藏花素和藏花酸是少有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,分子中存在多个共轭双键,它们一方面赋予栀子色素黄色,另一方面也是栀子色素不稳定的原因之一[2] 。栀子黄色素中有七种藏花酸的衍生物,这七种衍生物的彩度( chroma)和明度(brightness)差别很少,但是随着与藏花酸连接的葡萄糖基因数目的增加,衍生物色调色( hue)减少,色泽由红色向黄色转为。橙黄色结晶性粉末,微臭。易溶于水,在水中立即溶解成透明的黄色液体。可溶于乙醇和丙二醇,不溶于油脂,pH值对色调几乎无影响。其色调在酸性(pH值4~6)和碱性(pH值8~11)时都比β-胡萝卜素稳定,特别在碱性中黄色更鲜明,在波长440nm附近吸光度*。耐盐性、耐还原性、耐微生物性均好,在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,栀子黄耐光性、耐热性均较好,而在低pH值时耐热性、耐光性较差,易褐变。对蛋白质和淀粉染着效果较好,即对亲水性食品有良好的着色力,在水溶液中则不够稳定。在酸性时比在碱性时褪色显著。对金属离子(如铝、钙、铅、铜、锡等)相当稳定,铁离子有使栀子黄变黑的倾向。
天然栀子黄 栀子黄价格 栀子黄作用:
原料来源:茜草科植物栀子,栀子可用以冲泡,当茶饮用。
功 能 性:着色;类胡萝卜素,含维生素A源,*。
规 格:色价E20至E400,或根据客户需求。
包 装:10kg~25kg/件,内衬双层聚乙烯或铝箔包装,可根据客户要求包装。
性 状:
1、橙黄色膏状或红棕色结晶粉末;
2、易溶于水,溶于乙醇和丙二醇, 不溶于油脂.水溶液呈弱酸性或中性,其色调几乎不受环境 PH变化的影响,PH 值4.0-6.0或8.0-11.0时,本色素比β-胡萝卜素稳定,特别是偏碱性 条件下黄色鲜艳。
3、中性或偏碱性时,该色素耐光性、耐热性均较好,而偏酸性时较差,易发生褐变,耐金属离子 (除铁离子外)较好,铁离子有使其变黑的倾向,耐盐性、耐还原性、耐微生物性较好。
4、对蛋白质着色力优于淀粉,对两者着色较稳定。糖对本品有稳定作用。
用 途:可用于果汁(味)型饮料、配制酒、糕点上彩装、糕点、冰棍、 雪糕、蜜饯、膨化食品、果 冻、 面饼、糖果、粟子罐头等食品的着色.
本产品用75%乙醇萃取。
详情可以查阅GB2760-2007 CNS号 08.112
特点及作用
⒈稳定性好、着色力强 栀子黄色素耐还原性、耐微生物性好,耐光、耐热,在pH值4-11范围内颜色基本不变,对金属离子稳定;对淀粉、蛋白质染着效果好。
⒉安全性好 栀子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,民间用栀子泡茶引用,并与麦芽、三渣、菊花一起煎汤作防暑饮料。
⒊具有营养 栀子黄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,是一种罕见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,极易被人体吸收,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。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,是一种营养型着色剂。
⒋有保健作用 栀子是常用中药,栀子黄有类似栀子的作用,有清热祛火,凉血利胆,*,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,是一种集着色、营养、保健多功能为一体的天然植物色素。